3044am永利集团
学校首页
本站首页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学院领导
机构设置
历史沿革
人才培养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师资队伍
名誉院长
客座教授
学术院长
按职称排序
按系所排序
学科科研
学科团队
学科建设
平台基地
学科成果
党建工作
组织机构
学院党校
理论学习
支部动态
入党指南
学生工作
团学动态
草业风采
规章制度
心理健康
通知公告
招生就业
招生工作
就业工作
招就动态
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
草原与草坪
草原与草坪
副教授
名誉院长
客座教授
学术院长
按职称排序
按系所排序
学科科研
科研团队
学科建设
科研成果
科研基地
副教授
本站首页
>>
师资队伍
>>
按职称排序
>> 正文
方强恩
2023年09月15日 14:27 点击:[]
姓 名:
方强恩
性 别:
男
学 位:
博士研究生
职 务:
副教授
教育访学经历
2010年—2016年 3044am永利集团,草业科学专业,农学博士
1999年—2003年 西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专业,理学学士
研究方向
1.草种质资源收集鉴定与创新利用
2.草地植物重要功能性状的形成机制与生态适应
3.生物多样性与传统知识保护
教学工作
先后承担本科生课程《普通生物学》、《植物分类学》、《草坪有害生物防治》(毒杂草)、《花草识别与文化欣赏》的讲授与实验、实习指导,给硕士生讲授《植物系统学》、《植物种质资源学》。
科研项目
科研项目(含在研、结题课题):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360341),青藏高原东部及毗邻区特有种矩镰荚苜蓿种群遗传变异与分布格局的形成机制研究,2024-2027,主持,在研
2.甘肃省高校教师创新基金项目(2023A-49),野生特异种质矩镰荚苜蓿根茎芽抗寒基因筛选与功能分析,2023-2025,主持,在研
3.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KLGE202212),青藏高原特有种矩镰荚苜蓿的遗传多样性与分子谱系地理研究,2022-2024,主持,在研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60703),花苜蓿(Medicago ruthenica)越冬芽适应青藏高原寒冷胁迫的分子机制,2018- 2021,主持,结题
5.3044am永利集团科技创新基金项目,苜蓿再生期根颈芽的发生与生长特性及其水肥耦合调控研究,2013-2016,主持,结题
6.3044am永利集团国家重点学科学术骨干科研项目,3044am永利集团草地植物数字化标本库的设计与构建,2006-2009,主持,结题
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960349),高寒退化草地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种群定居与繁殖的生境选择机制,2020/01-2023/12,参与,在研
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60699),甘肃野生草地早熟禾无融合生殖胚发生的分子遗传机理研究,2018-2021,参与,结题
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60684),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株龄与细胞凋亡速度对其种群结构及稳定性影响机制,2017-2020,参与,结题
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560667),草地早熟禾根茎扩展机理研究,2016-2019,参与,结题
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61014),鼠尾草杠杆式传粉系统的居群分异及其选择机制,2015-2018年,参与,结题
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60482),草地早熟禾种间体细胞杂交的研究,2012-2015,参与,结题
13.农业部保种项目,黄土高原、青藏高原牧草种质资源保存利用, 2007-2014,参与,结题
代表性成果
1、代表性论文(*为通讯作者)
[1]王霞,方强恩*,刘艳等.祁连山金强河流域莎草科植物区系特征分析[J].草原与草坪,2023,43(01):73-81.
[2]王霞,刘艳,贾秀秀,方强恩*.矩镰荚苜蓿与近缘种花苜蓿的DNA条形码筛选[J/OL].草地学报:2023,1-13.
[3]杨小霞,方强恩*,张勃等.矩镰荚苜蓿地下芽越冬期间超微结构适应性变化[J].草原与草坪,2022,42(06):44-49.
[4]李永强,杨艳丽,刘济泽,张京萍,方强恩*.矩镰荚苜蓿地下茎次生结构异常发育的解剖学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22,42(10):1663-1670.
[5]姜颖倩,王霞,李永强,方强恩*.气候变化下矩镰荚苜蓿的地理分布格局及潜在适生区预测[J].西北植物学报,2022,42(9):1611-1620.
[6]杨小霞,魏甲科,夏建强,方强恩*,张勃.矩镰荚苜蓿越冬期地下芽的组织化学特征与分化规律[J].草业科学,2022,39(2):300-308.
[7]魏甲科,杨小霞,方强恩*.切段长度、种植深度和覆草对矩镰荚苜蓿根茎出芽和成苗生长的影响[J].草原与草坪,2022,42(4):31-38.
[8]李宇泊,杨艳丽,李永强,方强恩*.白小明.基于AHP 的黄土高原乡土地被植物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应用[J].草地学报:2022,30(7):1846-1854.
[9]姜颖倩,王霞,刘艳,贾秀秀,方强恩*.基于 MaxEnt 模型的毛荚苜蓿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预测[J].草原与草坪,2022,42(2):67-73.
[10]刘艳,王霞,贾秀秀,方强恩*.基于转录组测序的矩镰荚苜蓿SSR和SNP特征分析[J/OL].分子植物育种,2022,1-13.
[11]颜家全,魏甲科,齐帅,程家琦,蔡梅梅,方强恩*.切段长度、种植深度和覆草厚度对矩镰荚苜蓿地下茎扩展能力的影响[J].草原与草坪,2021,41(05):139-147.
[12]Qiang Zhou;Pei Mao;Dong Luo;Xutian Chai;Hao Deng;Qiangen Fang(方强恩);Longfa Fang,et al.Comparative transcriptome analyses reveal that the MsNST1 gene affects lignin synthesis in alfalfa (Medicago sativa L.).The Crop Journal. 2022.
[13]Zhang Bo,Sun Shu Fan,Luo Wang Long,Li Jia Xin, Qiangen Fang(方强恩),Zhang De Gang,et al. A new brood-pollination mutualism between Stellera chamaejasme and flower thrips Frankliniella intonsa[J]. BMC Plant Biology,2021,21(1):562.
[14]Guo, Na;Wu, Qunfu;Shi, Fuyu;Niu, Jiahuan;Zhang, Tao;Degen, A Allan;Fang, Qiangen(方强恩);Ding, Luming,et al.Seasonal dynamics of diet-gut microbiota interaction in adaptation of yaks to life at high altitude.NPJ Biofilms Microbiomes,2021,7(1):38.
[15]方强恩*,李宇泊.国产苜蓿属植物的分类与资源分布特征[J].草原与草业,2019,31(03):1-7.
[16]方强恩,曹文侠,李宇泊,刘欢,徐长林.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植物分类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04):34-39.
[17]张金青,陈奋奇,汪芳珍,方强恩*,师尚礼.紫花苜蓿茎秆组织中木质素的分布与沉积模式[J].草业科学,2018,35(02):363-370.
[18]方强恩,张勃,李宇泊,师尚礼.紫花苜蓿根颈芽越冬期间幼叶细胞超微结构的适应性变化[J].草业学报,2016,25(03):96-107.
[19]方强恩,张勃,师尚礼.紫花苜蓿根颈芽发育成枝过程中叶元的发生模式研究[J].草业学报,2015,24(12):146-154.
[20]方强恩,陈本建,刘欢.植物分类学精品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草原与草坪, 2013.2:22-25.
[21]方强恩.3044am永利集团草地植物标本室的现状与建设,3044am永利集团学报, 2012.4:221-222.
[22]方强恩,孙英,白小明,王靖婷,孙吉雄.甘肃早熟禾属野生植物资源分布研究[J].中国草地学报,2010,32(06):39-45.
[23]方强恩,李强,白小明,崔治家,孙吉雄.甘肃草坪地被植物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构建[J].草原与草坪,2010,30(02):79-82+85.
2、著作
(1)《植物分类学实习实验指导》,主编;
(2)《草坪地被植物原色图谱》,副主编;
(3)《甘肃主要栽培与天然牧草植物图谱》,参编;
(4)《草地地被植物病虫草害原色图谱》,参编;
(5)《草地保护学》,参编;
(6)《观赏草资源学》,参编;
(7)《草类植物种子学》,参编;
(8)《草类植物种子实验技术》,参编;
(9)《草地调查规划学实习指导》,参编。
3、专利
(1)甘肃草地植物数字化标本库管理系统,方强恩,李宇泊,马占明等,2021SR1980692;
(2)一种高寒区野生老芒麦染色体制片方法,参与;
(3)植物花药和花粉质量的测定方法,参与;
(4)一种野生早熟禾AFLP指纹图谱的建立方法及用途,参与;
(5)兰州地区农田杂草鉴别与防治计算机专家系统,参与;
奖励与荣耀
(1)根茎型苜蓿种质的发现、鉴定与新品种创制应用,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20,3/30;
(2)根茎型清水紫花苜蓿的选育与推广应用,获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三等奖,2015,6/14;
(3)黄土高原牧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新品种创制研究,获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6/32;
(4)高寒牧区草地管理与生态牧养模式研究,获中国草业科技奖一等奖,2018,3/12;
(5)2023年获3044am永利集团优秀党员
(6)2021年获3044am永利集团“十三五”本科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
(7)2017年获3044am永利集团微课教学比赛一等奖;
(8)2015年、2018年、2021年获3044am永利集团本科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
(9) 2014年获甘肃省第四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指导教师);
(10)2012年获3044am永利集团第一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三等奖;
社会服务
1.《草地学报》、《草业科学》、《3044am永利集团学报》、《草原与草坪》等期刊审稿专家
2. 参与甘肃省草原总站、天水市畜牧技术推广站等组织的草地植物识别技术培训活动。
联系方式
邮政编码:730070
联系电话: 0931-7632829(办)
E-mail:fangqen@163.com
上一条:
李亚娟
下一条:
尹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