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本站首页 >> 正文

2017级草业科学1班天祝实习札记


2020年08月17日 10:00 闫玉邦 张静 点击:[]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我们还没有去天祝实习前,这一句诗描述的就是我们想象中草原站周边的牧场。

当7月9日早上十一点左右到达天祝草原站的那一刻,映入眼帘的是一幅让人心旷神怡的画面。周围的山和山上的草怎么那么绿,那么美?!我们一下子就被大自然所包围,每一次的呼吸都感觉是甜的。

伴随着微微细雨,同学们都在紧张的收拾自己的行李和床铺,带着即将在这里生活十多天的兴奋感和新鲜感而忙碌着。收拾好已差不多中午时分,大家开始了在草原站的第一顿午餐——土豆红烧肉配米饭。第一次集体大锅饭,吃饭的感觉都是那么舒服,大家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在草原站的第一餐。

7月9日下午15:00大家准时出发,开始了实习的第一课。方强恩老师和刘欢老师共同带领着我们去识别植物和采集植物标本。下午的天气不是很稳定,也很凉爽,所以没有去比较远的实习地点,就近去了试验站后面的金强河河漫滩进行实习。第一天大家的兴趣都很浓烈,干劲十足,在柔软的草地上不忍离去,想多寻找一些不一样的植物来做标本。可是,天不遂人愿,没多长时间雨滴就淅淅沥沥地洒了下来。大家赶紧带着采集到的植物,跟着老师抄小路尽快回到了试验站。就这样还是有好多人的衣服湿了,一下子就感受到了不一样的环境条件带来的那种紧张感,才刚开始就已经在考验我们的团队精神了。晚上七点半,方老师开始在教室给我们讲授这次实习要完成的所有任务,并指导我们标本制作的细节。在接下来的一天半时间里,大家都在识别植物,采集、制作标本。11日下午,老师开始对我们的实习成果进行考核,每个人要能识别65种以上植物,并清楚掌握植物的科、属和基本识别要点。在紧张准备考核的过程中,我相信大家的成就感也是挺强的,考核完之后为期两天半的植物分类学实习也就圆满结束了。

当然,这样风景秀丽的天然草场肯定会吸引很多小动物,比如啮齿动物——鼠类,在这里生活就像徜徉在大海的怀抱里,不知道它们是不是和我一样少了很多烦恼。但是,他们的存在却让当地牧民有了烦恼,对草地的破坏导致了一系列的草地退化,草地放牧受到影响等。因此,我们需要对鼠类的生活习性各方面进行了解。通过花立民老师的讲解,我们了解到有地下鼠和地上鼠,他们的生活习性也各有差异。7月12日早上,花老师带领我们在试验站附近的草地上利用RTK技术、无人机定航拍摄、样圆法和开洞堵洞法进行鼠类洞穴的调查,让我们掌握如何用探钎发现老鼠洞道。接着又在地面上布置鼠笼和捕鼠板夹,在地下布置弓形夹来进行捕鼠。返回草原站后,老师又在站内的轮牧草地上教我们发现洞道后如何安置地下捕鼠笼,怎样判断老鼠在洞道内的走向。待所准备的鼠笼全部安置好已经夕阳西下。第二天同一时间,经过24h的等待,我们迎来收获——四只地下鼢鼠和一只地上黄鼠。拿着我们的“战利品”回到基地,在花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解剖。小组内不管男生女生都在尽量上手去实践,掌握解剖的方法和技术,认识鼢鼠的各个器官,并对鼢鼠的生殖系统和繁殖指数进行了解和认识。解剖完后把剥下来的鼢鼠皮进行填充制作成标本,对鼢鼠的头骨进行白骨处理,至此解剖内容就基本完成了。7月14日早上花老师对我们的实习进行了最后的指导和总结,对我们已经完成的实习内容进行了评价,并告知我们如何进一步完善,啮齿动物学的实习基本结束了。

《说文解字》:土者,吐也,吐生万物。 管子:有土斯有财。

土壤作为独立的历史自然体,被定义为位于地球表面具有生命活动、处于生物与环境间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的疏松表层。土壤是在岩石风化的基础上受五大成土因素即气候、地形、母质、生物、时间以及人为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只有认清这些因素对土壤发育和土壤性质的影响,才能够在生产实践中通过各因素的调控,使土壤的生产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了解岩石特性、土壤发生发展规律及土壤性质与外界条件之间的内在关系,摸清土地资源的数量与质量,是我们认识土壤本质,促进合理开发土地资源和保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科学基础。

通过两天半的土壤学实习,让我收获颇多。在祁娟老师的带领下,通过实习,一方面把课堂教学与野外实际结合起来,印证、巩固、充实和提高课堂所学的理论;另一方面通过对野外土壤剖面的观察,初步掌握土壤调查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培养我们的基础科研能力;同时让我们认识到土壤学的重要性,激发大家对土壤学的兴趣和热爱。

土壤它既是独立的历史自然体,也最易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每一种土壤都有适合生长的植物,都有它的转变过程。实习过程中,我们通过挖掘4种类型土壤的土壤剖面,观察土壤剖面的形态,根据土壤颜色、质地、松紧度、新生体。侵入体、石灰反应等初步判断土壤的利用状况,了解土壤的形成过程,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祁娟老师的一句话:“要形成一厘米厚的土层需要三百年,但我们破坏这一厘米厚的土层仅是随随便便一铁锨的事。”让我直观的感受到土壤和人类关系的密切。毁之一旦,乃为疏忽之心。

7月17日来了两位比较风趣幽默的老师,教授《草地资源与规划》课程的蒲小鹏老师和《草原管理学》的曹文侠老师。第一天就带着我们去了白石头沟做调查,过了这些天大家依旧热情似火。在山沟沟里大家一个个忙碌的身影来来回回,对草地上的灌木、草本进行“四度一量”的数据调查,利用望远镜观察植被组成,并在老师给我们的卫星地图上绘出大致范围,还可以在电脑上将我们的观察结果呈现出来,就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到周围草地上的植被类型、分布范围和面积大小。这对于草地资源的调查是十分有效和快速的,只有对草地资源足够熟悉和了解才能够进行良好的管理和维护。

第二天准备去爬马牙雪山。早上刚起来天阴沉沉的,还下着一些小雨,我们的出发时间延误了一个小时。食堂给每个人发放了为爬山准备的食物和配菜。9:30大家在蒲老师、曹老师和蔡卓山三位老师的带领下准时出发。一路上除了美景和牦牛,随海拔发生的植被变化才是我们观察和记录的主要实习内容。大概用时四个多小时,我们到了雪山的山峦。可能因为天阴下雨的原因,雾气让我们失去了方向和视线,看来是无法到达雪山顶峰了。因为路途遥远不得已考虑大家的安全问题,老师们带着大家休息片刻后赶忙开始了返回的行程。一直到下午六点多,大家才陆陆续续回到草原站。单程十多公里的山路使大家疲惫不堪,吃过晚饭后都在宿舍早早的休息了。

第三天我们在草原站内再次进行草地植被的“四度一量”调查,用数据来分析草地演替的程度和演替值。第四天曹老师和大家都是早早地就起床了,因为前一天说要观察牧场内牛的生活行为,所以大家都早早的集合在牧场内,每组从头到尾观察同一头牛,完整的记录每头牛的采食、卧息、游走和反刍的数量、次数以及各种行为所用时间,根据所观察到的数据来大致了解和分析放牧家畜的行为受季节、地形、气候、草地植被的影响,根据家畜行为规律,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第五天,每个小组通过对金强河地区草地畜牧业现状进行调查访问,了解当地草地畜牧业的总体情况,并结合老师的介绍和讲授,撰写一篇调查报告进行评价阐述。

7月21日篝火晚会。在正式开始之前,白院长在教室举行了一次师生座谈会,对我们的实习情况做以了解,同时也耐心听取了大家对于实习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努力为我们打造良好的实习环境和条件,一个小时和老师们的面对面交流,收获颇多。

为着下雨,篝火晚会往后推迟了几天。盼望着盼望着,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草原上的风是凉爽的,与城市里的不同。多了几分自由与野性,吹在人身上很舒服很舒服。真想让人躺在这草上看夜晚的星星,任由风吹拂脸颊,亦或静静坐定,任凭思绪万千。

我见过电视上的篝火晚会,人人围成一圈唱歌嬉戏,可当真的那团篝火被点燃并尽情在我眼前舞蹈的时候,我竟然觉得有些不真实感。但,我们是快乐的。

音乐适时而起,伙伴们围成一圈,边唱边跳,火苗欢舞游动,越燃越旺。火光映在大家的脸上,我看得到他们眼里的光亮,和嘴角洋溢的笑,是那么热烈和饱满,这一刻,我们是无比快乐和忘怀的。所有的烦恼和不快都能暂时抛之脑后。

也是从这一刻起,我突然觉得,人是需要忘怀的,需要回归自然的。不管是蔚蓝的天空,辽阔无挡的草地,还是温和的风,欢舞的火苗,都是自然的馈赠,是让人置身其中就能感受到渺小和美好的东西。

7月22日新的实习内容接踵而至,昆虫学实习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神奇的昆虫世界,令我特别着迷。我们上演了一幕幕人与昆虫的世纪大战,展现了一场场的爱恨情仇。崔晓宁老师带领我们认识到每种昆虫都有它们自己的特性。例如:蝗虫的咀嚼式口器,前胸背板马鞍形、覆翅、跳跃式后足;“花大姐”鞘翅上的红、黑斑纹等;现在回想还是会不时感觉到昆虫针、三级台、展翅板、放大镜、乙酸乙酯、还有虫子气味的存在,仿佛又回到了草原站,置身现场精心制作着昆虫标本。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昆虫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现如今产生了诸多与昆虫有关的节日,也不乏很多专门为祭祀昆虫而设立的节日,比如蚂螂节、吃虫节、捉蚂蚱节等,甚为有趣。

病理学实习也是特别的有意思。每天早上出发走在路上的我们,眼睛几乎快要忘了周围的风景是多么美,备受我们关注的是地上的植物。李建宏老师带领我们认识和观察植物病害的发生病症、病状,每组的任务是至少找到30种植物病害,并进行病害植物的标本编号压制,各种植物病害的发现就是给我们最好的奖励。每找到一种病害或者同样病害的不同植物,大家都是先进行观察和识别,然后用采集杖进行病害植株采集,并带回压制成标本。在随后的五天时间里,两门实习穿插进行。白天我们在试验站内外分小组实习,晚上和老师一起在教室交流,听老师耐心的讲解和答疑。

一趟草原之旅就这样悄悄在指间溜走了,那里的18天给了我们太多的震撼和收获,虽说条件艰苦一点,但也算是痛并快乐着。

每一门实习都是那么让人记忆深刻。草原站的实习生活,放松身心,给了我们不一样的体验。珍惜这次学习机会之余,我们也感受得到草原工作者的不易。可他们的平静神情,让我感慨不管今后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勇往直前。既然上了生活这条贼船,就要做一个快乐的海盗。

未来之前,关于草原,总想着它会有策马奔腾的浪漫主义色彩,却忘了还有蚊虫叮咬,基础设施不完善等等的现实窘况。虽然该有的美妙与自由,那儿一样都没吝啬得给我们呈现了,像画一样美好。但是对于久居于城市高楼的我们来说,舒适接地气的校园环境开始慢慢让我们想念了。

终于,当看到熟悉的那栋灰白色实验楼出现在视野当中时,我们沸腾了。到底我们还是属于这里的人间烟火。

生活依旧要继续,美好穿插于其中,与我们相伴前行。这次的经历将会化作财富,闪烁在记忆深处。

上一条:草原深处师生情——任继周院士为《胡自治文集》题写的序言

下一条:2017级草坪管理1班实习札记


关闭

Baidu
sogou